close

女性在坐月子的時候,飲食是很重要的,這樣不僅可以調節身體,同時寶寶受益,媽媽吃的好,寶寶吃的奶才會更營養,利於寶寶各方面成長。

相傳廣東每逢哪家有孩子出生,會把媳婦坐月子的補品豬腳姜分贈給親鄰好友,這是為什麼呢?女性坐月子的飲食會隨季節有所變化,那麼,冬季坐月子的飲食原則有哪些呢?

豬腳姜坐月子補品眾人享

相傳明初的時候,廣東有一戶以販肉為生的人家,娶了個孝順賢惠的媳婦,但可惜成婚數年,卻久不孕育。無奈之下婆家逼著兒子把她休了。被休了的媳婦傷心之下發現自己竟已懷孕了。丈夫既心疼妻子,又擔心孩子出生後營養不良,只好每日將一些賣剩的豬蹄放在破屋前的一個大缸中。為了不讓豬蹄變壞,他倒了很多的陳醋在缸內,還放了不少偷偷從家裡拿來的雞蛋、生薑等,不斷熬煮。日子一天天過去,孩子慢慢長大後,兒子終於鼓起勇氣捧上一大碗豬腳姜,上門找回媽媽。媽媽悲喜交集,撫著孩子連說:“好酸(孫),好酸(孫)。”從此,每逢哪家有孩子出生,主人都會熬一大煲豬腳姜分贈親鄰好友,這一習俗也逐漸流傳開來。

豬腳姜是廣東最具特色的滋補食品,選用豬腳、雞蛋、肉薑及廣東特有的甜醋精心烹飪出來的。豬腳姜尤其適合女人食用,開胃提神,補血補鈣,有養顏美膚、溫經補血、防禦感冒的作用。在廣東,豬腳姜原本是專為產婦補身食用的,它能補氣血、驅風寒、去惡露,還能修復子宮、養身催奶。同時,它也是主人家招呼客人的必備回禮之一。

民間認為孕婦生產時吸入不少“風”,須藉老薑驅除。用甜醋與豬腳同煲,是藉黑醋將豬腳骨的鈣質溶化,產婦飲後能補充鈣質。煲透的老薑腍而不辣,豬腳皮腍而不膩,黑醋甜香而不酸,味道濃郁獨特,營養豐富,女人愛吃,連男人也常常忍不住吃上一些,不少家庭是一家老小一起吃。吃過豬腳姜就像美酒下肚,神清氣爽,臉色紅潤。雖然不少人擔心豬腳姜比較燥熱,但如果在身體虛弱、需要進補時,適量吃上一點豬腳姜是有好處的。

據行家輝哥介紹,豬腳姜炮製的時間越長,雞蛋及薑的味道就越好。吃了覺得不夠,還可以循環加料。而且,煲豬腳薑一定要用瓦煲,不能用金屬煲來製作豬腳姜。醋與金屬在高溫下長時間烹製,會有不利健康的毒素產生。

此外,豬腳薑的搭配,可增進食慾、健胃散寒、溫經補血,是產婦最佳滋補湯水,也可以放些雞腳、鵪鶉蛋代替。

聽了以上故事,是不是發現產後坐月子的飲食很有講究呀,那麼,冬季坐月子的飲食原則有哪些呢?

冬季坐月子的飲食原則:

禁寒涼:

冬天坐月子時期的飲食,媽媽們記住一點,就是要“禁寒涼”。坐月子,產婦應吃些營養高、熱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。同時要多喝水,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。

產後多虛多瘀,應禁食生冷、寒涼之品。這些食物會引起產後腹痛、身痛等諸多疾病。所以蔥、姜、大蒜、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,以免引起便秘、痔瘡等不適。

在冬天,媽媽們大的疑惑就是:能不能吃水果?可是這樣直接吃水果又很冷,該如何是好。

在月子期,水果是必不可少的營養品。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、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,還可以促進食慾,幫助消化及排便,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。當然,一些體質虛寒的新媽媽,在冬天吃水果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,此時,可以將這些水果切塊後,用水稍煮一下,連渣帶水一起吃,就不寒涼了。

在冬季,坐月子的媽媽們還要記住一點就是要勤補鈣。

媽媽們剛生完小寶寶,體內鈣的流失量較大。加上天氣寒冷,在冬季坐月子不可能開窗曬太陽,不利於鈣的合成和利用。如果媽媽體內缺鈣嚴重容易導致骨密度降低、出現骨質疏鬆的症狀,會發生小腿抽筋、腰背酸痛、牙齒鬆動等。產後又不注意補鈣,不良狀況可延續到分娩後兩年。

以上是冬季坐月子的飲食原則,剛做媽媽的你是不是了解了呢?如果不知道如何飲食,不妨試試這款豬腳姜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樂活美學 的頭像
    樂活美學

    樂活美學

    樂活美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