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很多孕婦都會出現孕期水腫,有些是輕微下肢水腫,但有些準媽媽卻是滿目腫脹,甚至水腫遍及全身。怎樣才能安全、有效地緩解孕期水腫呢?本文介紹一些食療方,準媽媽們不妨一試。
有的孕婦在妊娠3~4個月後出現妊娠水腫,表現為面目腫脹漸及下肢,甚至遍及全身,治療的同時可以採取食療來輔助。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妊娠水腫主要有脾虛、腎虛、氣滯等證型。
脾虛水腫
妊娠數月,孕婦面目四肢浮腫,甚或遍及全身,膚色淡黃或蒼白,皮薄而光亮,按之凹陷難起,精神疲乏,脘腹膨脹,便溏,小便短少。可以食下列食療方。
鯉魚湯
鯉魚500克,白朮15克,白芍15克,茯苓12克,桔皮6克,生薑6克。將四味藥布包煎煮,取藥液加生薑等佐料煮已洗淨的鯉魚,食魚飲湯。具有健脾利水,理氣調中的作用。
赤小豆山藥粥
赤小豆50克,鮮山藥50克,白糖少許。先煮赤小豆,待八成熟時,下鮮山藥,熟後加糖少許,即成。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作用。對脾虛濕蘊而已有化熱的妊娠水腫、大便溏洩、小便短少者,食之頗益。
黃芪白朮三皮飲
黃芪、白朮、冬瓜皮、茯苓皮各30克,生薑皮10克,大棗5枚。用水500毫升煮上六味至300毫升,再加白糖適量,分2次服用,或者頓服。具有補氣健脾利濕的功效。適用於妊娠氣虛水腫,皮膚薄而發亮的四肢腫脹。
葫蘆殼白朮飲
葫蘆殼、茯苓各15克,白朮30克,生車前子10克。四味加水煎服,一劑煎2次,每日1劑,上下午服用。具有健脾利水消腫的作用。對因脾虛而引起的妊娠水腫有顯著效果。
腎虛水腫
妊娠中晚期,患者出現面浮肢腫甚至小腹部均見浮腫,尤以下肢為重,腫處皮薄色白而亮,按之凹陷即時難起,面色晦暗,頭暈耳鳴,心悸氣短,腰膝無力,肢冷畏寒,小便短少。可以食下列食療方。
黑魚冬瓜湯
大黑魚1條約500克,冬瓜500克,調料適量。先將黑魚洗淨,冬瓜切塊,同放入瓦鍋裡煮爛,再加少許蔥白、大蒜,不加鹽,煮熟後吃魚喝湯。具有溫腎利水安胎的作用,適用於腎陽虛型的妊娠水腫。
川斷羊腎粥
川斷15克,羊腎2對,羊肉250克,蔥一根,五味佐料適量,粳米50克,苡仁20克。先將川斷、羊腎、羊肉,併入佐料,湯成下米和苡仁熬成粥,晨起作早餐服用。具有健脾利水,補腎安胎的功效。本粥適用於腎陽虛的妊娠水腫。
氣滯濕阻
一般在妊娠四五個月後,患者雙足先腫,慢慢蔓延到腿,皮色不變,按不成窩,隨按隨起或自覺身重足腫,行動不便,頭暈而脹,胸悶脅脹,食慾不振,小便少。可以試用下列食療方。
鯉魚蘿蔔湯
鯉魚1條(大約500克),蘿蔔120克。將鯉魚洗淨,宰殺乾淨,蘿蔔洗淨切塊,加佐料及清水適量煮熟,取汁代茶飲,吃蘿蔔和魚。日服1劑,連服10天左右。
鯉魚大腹皮湯
鯉魚1條(大約500克),白朮15克,大腹皮、陳皮各10克,生薑皮3克。將鯉魚宰殺乾淨,藥物用布包好,同放入鍋內,加水1000毫升,文火燉至爛熟,去藥渣,用蔥、蒜、無鹽醬油調味。食魚肉喝湯。分2次早晚服,連服3~4劑。
蜂蜜瓜皮煎蜂蜜50克,冬瓜皮15克,香附6克。冬瓜皮、香附加水煎,後下蜂蜜,服煎汁。每日1~2次,連服數天。具有理氣利水的作用。
預防飲食
對妊娠水腫也可採用一些食療的方法來預防,常用的有下列一些:
白菜銀魚湯
白菜100克,銀魚10克。將白菜洗淨切細與銀魚做湯飲。具有清熱解毒,養胃利水的作用。本湯為預防妊娠水腫的常用方,全方有健脾通利小便的作用,常服有預防妊娠期水腫的作用。
冬瓜豬肉湯
冬瓜300克,瘦肉100克。冬瓜洗淨切成小片,瘦肉切絲,水開後同時放入,並加調料適量,煮開即成。具有補腎養血利尿的作用。常服此方,可防止妊娠水腫。
牛肉綠豆湯
牛肉500克,綠豆100克,山楂6克,調料適量。將牛肉洗淨切塊,與綠豆、山楂及調料適量同煮爛,當菜吃。具有補氣養血,清熱利尿的作用。本湯適用於盛夏季節發生的妊娠水腫者。
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,引起水腫的原因多種多樣,如妊高症、營養不良、貧血、妊娠合併心血管、泌尿等系統疾病。患者一定要針對原發病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而不可盲目地迷信食療。
此外,孕婦在妊娠七八月僅足部浮腫,無其他不適者,為妊娠晚期常見現象,產後自消,不屬於此病範疇。此類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:
1.起居飲食:減少活動,生活要有規律,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時間。增加孕期檢查次數,及時掌握病情變化,控制鈉鹽攝入,加強營養,攝入適量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鈣和鐵劑。
2.使用利水中藥時,不可滑利太過,以防止損津滑胎。此外,少食辛辣刺激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