揉小腹,有助健脾胃。肚臍是精氣比較集中的地方,也是中醫裡的一個重要穴位“神闕”。周圍分別還有中脘、關元、氣海等穴,輕輕揉按,對調整人體氣血、改善體內臟腑功能都有好處。
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劉德泉告訴記者,中醫一直提倡“腹宜常揉”的保健方法,講究的就是在醒後、睡前分別揉按小腹周圍,長期堅持,可增加腸胃蠕動、增強脾胃功能。
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湖德建議,還可以在飯後進行腹部按摩,將手心放在肚臍,採用逆時針和順時針交替的方法輕揉肚臍及四周,對消化有促進作用。
對小腹進行適當的熱敷也能達到保健效果。敷時,可用略高於體溫的熱水袋或熱毛巾,輕輕敷在肚臍上,數分鐘後取下,每天堅持敷1-2次。如果在室外,可把溫熱的手放在肚臍附近熱敷。
捏腳底,促進血循環。腳被稱為人的“第二心臟”,此處穴位較多,有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,與人體各個臟器的健康密切相關,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。
張湖德認為,隔兩三天用熱水泡泡腳,每次半小時,是非常簡便易行的一種保健方法,可以起到溫經通絡、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。如果能在泡腳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氣血運行的中藥,效果會更好。如將當歸、紅花、三七,川穹、丹參各少量包進紗布,做成中藥包,提前放入熱水浸泡,約半小時後即可泡出藥效,而後還可加點白酒或醋。有失眠問題的人,特別推荐一試。
劉德全則建議,在看電視的同時,用一側手掌的大魚際(手掌上大拇指與手腕間的突起處)揉按對側腳底的湧泉穴,既有保健作用,還能活動手腳。
此外,使用足部按摩器,或彎彎腳趾、經常散步、踩鵝卵石等,都有促進腳部血液循環的作用。
樂活美學公告
歡迎朋友們的蒞臨,希望妳們會喜歡健康養生的資訊,讓我們一起愛健康愛地球。
健康文章僅供分享參考:
(1)有病痛請到醫院諮詢,配合醫師療程。
(2)每個人體質並不相同,有益的食物也需要適當適量取用喔。
(3)社群目的為提醒國人注重健康,分享健康資訊,非醫療單位。
健康文章僅供分享參考:
(1)有病痛請到醫院諮詢,配合醫師療程。
(2)每個人體質並不相同,有益的食物也需要適當適量取用喔。
(3)社群目的為提醒國人注重健康,分享健康資訊,非醫療單位。
- Feb 26 Wed 2014 10:00
自我保健常按小腹和腳底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