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女性都不把脂肪當做減肥的大敵,其實不然。只要你很好的控制脂肪的攝入量,也能幫助你減肥哦!
對於脂肪,人們知道的只是:所有的脂肪都是壞東西,它們是引起癌症、心髒病、肥胖症的罪魁。實際上,適量的脂肪對於生理和心理而言都是必需的。從人體最基本的生理結構看,脂肪有助於細胞膜的構成,而有了細胞膜,細胞才能控制物質的進出。
當然,你也許還是會說,吃脂肪會不會發胖呢?無論脂肪對健康多麼有好處,它可是被公認的導致發胖的原因啊!接下來,就讓我們分析幾個有關脂肪和體重關係的誤區,這樣你就能真正認清脂肪的面目了。
誤區一:吃脂肪,長脂肪
有很多人相信這個“理論”,的確,如果你不注意控制攝入的熱量,吃高脂肪食物確實會導致你發胖,因為脂肪是一種高熱量的物質,但總的說來,有關脂肪會導致增重的說法還是被過分誇大了。事實上,你會驚訝地發現,如果是兩種熱量相同的膳食,那高脂膳食和低脂膳食對於體重的作用是相同的。在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進行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種觀點。讓一組超重的病人吃脂肪含量為45%的膳食,而讓另一組病人吃脂肪含量為26%的膳食(標準西方膳食脂肪的含量約為35%),兩種膳食的熱量同樣都是5020千焦。為了保證實驗的公正性,所有的膳食都是在醫院裡配製並食用的。三個月後,兩組病人所減輕的體重相差無幾。由此證明,你可以邊吃脂肪邊減肥。
誤區二:不吃脂肪能加速新陳代謝
有關脂肪和減肥的另一個認識誤區是,不吃脂肪或攝入低脂、高碳水化合物膳食能加速新陳代謝,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。
這種說法確實有其正確的一面。身體消耗碳水化合物所用的熱量確實比消耗脂肪所用的要多,會用掉一些“額外”的熱量。但是實驗表明,在不減少熱量的情況下,僅想用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方法減肥是根本行不通的。
誤區三:吃碳水化合物不會增加脂肪
事實並不是這樣。新近研究表明,數百萬節食者所追求的低脂膳食會帶來反面效果:它們會將你的身體變成造脂機器。就像奶牛能將草轉化為牛奶一樣,當膳食中的脂肪含量非常低而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高的時候,身體也能將那些無脂食品轉化為腹部或是腿部厚厚的脂肪。
小心食物裡面看不見的脂肪
1、堅果。大部分堅果也是高脂肪食品,其脂肪含量在35%~80%之間,能榨出油來。且堅果體積小而能量密度高,很容易吃多了。因此,吃堅果一定要控制量,每天1勺到1小把的量最為理想。
2、排骨。人們對白花花的肥肉避之唯恐不及,卻對排骨比較寬容。其實排骨的脂肪含量並不少,根據《中國食物成分錶》中的數據顯示,100克豬小排的脂肪含量高達23.1克,已經大於正常人每日脂肪推薦量的1/3。因此,吃排骨也要限制量,每天別超過100克。
3、餐館裡的素菜。有調查顯示,餐館的某些素菜含油量驚人,一盤油麥菜(生重500克)平均能放50克油,而每人每天吃的炒菜油量應不超過30克。所以,在餐館裡點清炒綠葉菜的時候,一定要囑咐一句“少放油”。
4、麵包、餅乾等加工食品。起酥麵包和牛角麵包等一般要加入20%~30%的黃油或“起酥油”,才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。而粗糧餅乾想要達到比較好的口感,需要油脂將口感粗糙的不溶性膳食纖維“潤滑”,因而其脂肪含量也一般高達25%~30%。在購買此類產品時,最關鍵的是要仔細閱讀營養標籤。
膳食的七項原則
1。食用富含歐米伽-3脂肪酸的食物,如鮭魚、金槍魚、鱒魚、核桃仁、綠葉蔬菜等。如果你願意,可以服用歐米加-3脂肪酸膠囊。
2。把橄欖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作為主要脂肪來源。
3。每天多吃水果和蔬菜。
4。多吃植物蛋白,如豌豆、大豆、堅果等。
5。避免食用飽和脂肪。如果吃肉,應吃瘦肉;如果吃奶製品,應盡量吃低脂產品。
6。少吃玉米油、紅花油、葵花油、大豆油、棉籽油等富含歐米伽-6脂肪酸的油類。
7。盡量避免現成的酥皮點心、熱油煎炸的食品、大多數快餐、方便食品,以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