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如今,中國人越來越注重保健養生,食養更是被很多人所格外看中:每天在廚房裡做什麼,怎麼做才最有益身體?哪些食物能吃,哪些不能吃?很多人都會說得頭頭是道。對於某些人來說,吃飯變成了一件非常講究,也非常讓人操心的事。可是,真的有這個必要嗎?
吃是人生一大享受
中國是一個飲食大國,中國人自古就個個都是美食家,並從吃中收穫了無限的快樂。即使一個家常菜,只要用點心思,就能在花紅柳綠之間聞到鳥語花香。同樣的,一碗素面,也能渲染得香噴噴,青翠翠。
前不久到一位阿姨家去做客,看到老人廚房裡有一個小巧的天平,問後得知這是用來每餐給食物稱重的。在感嘆老人的仔細外,覺得這樣做不免有些累了。在提倡科學飲食的今天,大家對飲食營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,這是好事,應該提倡。但吃是人生的一種享受、一份快樂。在慵懶的倦怠中,在心境蒼涼之時,一口暖胃的飯菜,也許我們就會重新抖擻起精神,收拾起心情。總不能把吃飯弄得像吃藥那樣,一片不能多,一片不能少,再苦的藥也得嚥下去。吃飯不是吃藥,否則就會變成精神負擔了。
吃飯不必太教條
其實吃飯的事不必太教條,食物多種多樣,個人的情況也千差萬別,只要做到大概合理就行了。
什麼叫大概合理呢?舉個例子來說吧,我們常說要想飲食健康,就要保持膳食的平衡,但這並不是說哪一些食物能吃,哪一些食物不能吃。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,都有它們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。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身體的特點,以及生理上的變化來選擇食物。在膳食方面,各個營養素都要很好保持。但也要注意,不要喜歡吃的東西天天吃,不喜歡吃的東西一點也不吃。對膳食營養平衡問題,我們應該採取“模糊”的觀念,只要做到總體上的大概平衡就行了,沒有必要斤斤計較和精確計算。這個含脂肪多少克,那個含熱量多少卡,沒有那個必要算來算去,算得自己什麼也不敢吃。
只要把握大的原則就好
一些老人信奉吃東西越清淡越好,甚至說吃素能長壽。其實人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於吃葷還是吃素,而在於吃什麼和吃多少,也就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是不是全、是不是適量。老人因為牙口和消化能力減弱,在飲食上要比年輕人更為講究一些,但也不必吃什麼東西都講究來講究去,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和原則就好。
比如一些老人擔心自己因為吃得過多引發肥胖,會患上富貴病,於是開始像美國人那樣每頓鈑都計算食物的卡路里,超過一點都不行。搞得自己不但很累心,吃飯時也基本沒有心思去品嚐食物的美味了。
再比如大家都說方便麵和洋快餐是垃圾食品,老年人更是應該徹底與它們絕緣。其實沒有根本不能吃的壞食物,也沒有可以無限吃的好食物,關鍵是個量的掌握。不管中式快餐還是西式快餐,一般都達不到營養均衡的要求,如果把它當成主要的食物天天都吃,肯定是不對的。但是它方便省事,需要的時候偶爾吃一次也不會有什麼問題。
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是個長期效應,也是多種食物的綜合作用,不是一天、兩天是否合理便能決定的,更不是一種、兩種食物能決定,我們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每頓飯都按照“配方”來吃,將吃飯弄成一種負擔。只要把握好總體平衡,並且長期堅持就可以了,這樣每個人就都能安排好自己的飲食,享受美好的生活。
留言列表